國內量化投資機構幻方量化近日陷巨額貪腐風波。該公司內部人員涉嫌利用券商返傭機制套利,涉案金額高達1.18億元人民幣。
很多人或許沒聽過“幻方量化”,但提起 DeepSeek,這個今年在 AI 圈引爆熱議的大模型,你一定不陌生。這個AI黑馬的背后,是一家深耕金融市場的量化私募巨頭——幻方量化,梁文鋒正是兩者的創始人。
作為量化投資領域的頭部機構,幻方科技成立于2015年,后已更名為浙江九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仍保留幻方量化品牌名,梁文鋒在該公司的持股比例達到85%。在量化領域,其頗有實力,截至 2024 年的管理規模超過 100 億元,當時的在管基金數量多達 473 只。今年年初,其關聯公司DeepSeek 以低成本打造 AI 大模型一舉爆紅,讓幻方量化從金融圈跨界闖入公眾視野。
本次案件的核心人物是幻方的原市場總監李橙,據報道,他在2018至2023年間利用職務之便,與招商證券深南東路營業部原總經理孟鵬飛、招商證券總部私人客戶部總經理劉歡等人形成利益輸送鏈條,利用券商返傭機制套利。
6年薅了1.18億“羊毛”
不過,此次涉案核心人員李橙似乎只是“普通市場人員”,并不是該公司的核心人員。
在2018年至2023年的六年間,李橙涉嫌與招商證券深圳東路營業部時任總經理孟鵬飛(任職期為2018年6月-2023年2月)等人合謀,利用券商行業“交易傭金40%提成”的制度漏洞實施貪腐。
圖|李橙
需要說明的是,在券商行業,經紀人如果成功拉到客戶(比如讓客戶通過該券商交易股票),券商通常會把客戶交易傭金的一部分作為提成獎勵給經紀人(招商證券就規定最高可返傭金的40%)。但監管明令禁止券商直接返傭。
孟鵬飛作為核心的違規操作者,在其管理的營業部內,操作幻方量化的交易業務。為了套取傭金提成,他安排親屬擔任幻方量化的“專屬經紀人”,并借用親屬的銀行卡賬戶收取非法所得。招商證券總部的私人客戶經理劉歡也參與其中,負責將幻方量化的交易導入孟鵬飛所在的營業部。六年間,三人通過此方式非法套取了高達1.18億元的績效獎金。
據報道稱,這筆巨款中約2000余萬元流向了李橙,約1000萬元流向了劉歡,而孟鵬飛個人則占據了超過8000萬元。
該案件最早在2024年底爆出,孟鵬飛、劉歡等主要涉案人員彼時已被移交給司法機關處理。幻方量化官方則在2024年12月的回應中稱,李橙作為當事人“個人確實在協助調查”,公司強調此為“個人行為”,公司“事先不知情”,也未接到監管問詢。
一個幻方量化的普通員工,為何敢在六年間貪上千萬?其實不然,李橙在過往的從業經歷里也頗為張揚。
據觀網財經報道稱,2022年3月股市下跌時,他一邊在朋友圈畫圖調侃,一邊在渠道群建議“全部贖回”;2023年9月A股陰跌、量化爭議升溫之際,他發朋友圈“禍水東引”,吐槽部分私募在中國募資卻重倉美股、日股的行為;2024年7月股市持續下跌時,他又在朋友圈提出“若股市和房價均跌30%,相當于沒虧錢”的觀點。
另據財新報道,“李橙心氣高,整個公司除了創始人根本管不到他,李橙眼里只有梁文鋒。”
伏筆早已埋下
外界始終關注著DeepSeek的動態,然而眼下DeepSeek新版本尚未發布,梁文鋒又不得不因公司內部存在的灰色返傭生態問題進入公眾視野。
李橙案之所以引發如此強烈的關注,不僅是因為涉案金額巨大,更在于它揭開了量化私募與券商合作中一個長期存在的灰色地帶——返傭利益鏈。
在量化投資領域,交易頻率極高、資金體量龐大,這使得傭金費率成為券商爭奪大客戶的重要籌碼。表面上,行業普遍執行萬 1 到萬 1.5 的低費率,但在部分業務模式中,券商會將扣除成本后的傭金利潤按比例返還給負責維護客戶的經紀人,以績效獎金或其他形式發放。這本是激勵制度,卻在缺乏透明監管的情況下,成為利益輸送的溫床。
李橙案中的“40%績效提成”就是典型案例——通過人為導流交易,將巨額傭金集中在特定營業部,再由內部人員瓜分。由于量化私募交易規模大、結算頻繁,這種返傭鏈條一旦建立,不僅收益可觀,而且隱蔽性極強,很難被外部察覺。
此外,由于幻方量化的CEO陸政哲曾在招商銀行資管部任職,李橙也曾是招商證券員工,致使幻方和招商系的合作頗為密切,或為此貪腐鏈條埋下了伏筆。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利益模式早已不是個案。在業內,一些券商為留住大客戶,不惜用“超額返傭”打擦邊球,而部分私募機構內部人員也心照不宣地利用職務便利,換取高額回報。監管部門雖三令五申禁止返傭,但在實際執行中,灰色操作依然層出不窮。
盡管公司強調李橙案屬“個人行為”,公司并未參與返傭,也未因此獲利,但公眾輿論早已被涉案金額和內部管理漏洞所吸引。另據天眼查顯示,2025年6月,幻方量化旗下浙江九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張彬芳卸任財務負責人職務,由王賢祖接任。對于一家百億級資產管理機構來說,內部合規和風控體系的任何瑕疵,都可能演變為致命的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