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在搞“番禺行動”、長安在“新央企”背景下動作頻頻,上汽的改革動作從去年開始也是不斷,位于武漢的東風也沒閑著,甚至看起來動作更大。
9月18日當天,東風集團內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一,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嵐圖汽車”)完成工商變更,正式更名為“嵐圖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考此前東風集團股份停牌后的公告,嵐圖汽車似乎距離“介紹上市”不遠了。
其二,當日晚,東風集團股份公告官宣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襄陽控股及襄高投資訂立投資協議,通過出資方式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東風集團股份出資的無形資產包括了系列的商標權。結合此前猛士和華為的動作來看,對于“智能越野車”的IP,猛士或者說東風似乎打算玩得更加專心。
值得關注的是,東風集團一日內兩個大動作均聚焦自主品牌,此前東風集團還完成了東風奕派科技對奕派、風神、納米三大自主品牌的整合。全面啟動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似乎變得越來越有意思。
嵐圖上市、猛士“擴編” 東風自主再改革?
嵐圖汽車的工商變更其實并不值得意外。8月22日,據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489.HK)發布公告,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將以介紹方式登陸香港聯交所。此次工商變更可以看作是嵐圖汽車以介紹方式赴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關鍵一步,標志著嵐圖港股上市進程穩步推進。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嵐圖汽車的發展態勢良好。銷量上看,2024年,嵐圖汽車實現交付85697輛,同比增長約70%。2025年1-8月累計交付81768輛,同比增幅92%,8月單月交付達13505輛,同比增長119%。在高端豪華新能源品牌中,嵐圖汽車的增速還是比較驚人的。
與此同時,宣布將以介紹方式在港股上市后,嵐圖汽車也放出了不少有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技術方面,嵐圖汽車發布嵐海智混技術,作為全球首發的智能超混800V技術,它以全域800V系統、5C超充以及大電量電池的綜合技術方案,展現技術實力。產品方面,全新嵐圖知音和2026款嵐圖夢想家先后上市,且從訂單數據來看,市場預期良好,前者上市12分鐘,大定訂單即突破3000輛,后者上市18小時訂單突破10000輛。
這些似乎都在為培育一個上市的嵐圖汽車做準備。相比之下,猛士的變化更令人震驚,根據東風集團股份的公告,東風集團股份此次出資給合資公司的無形資產使用權包括車型平臺及智能駕駛專有技術資產組的許可使用權,以及猛士系列的商標權。換言之,這家合資公司極有可能會采用猛士商標。
從今年猛士的變化來看,算得上一款不符合猛士此前調性的車型,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在接受采訪時直言,“越野其實跟大家的生活感覺離得很遠,我認為90%甚至更長的時間是在城市里面使用,而不是在越野的場景使用”。也就是說,相比917,猛士M817并不像所謂的純粹越野車。
有報道稱,猛士科技將一如既往深耕硬派越野市場,而新合資公司車型則主攻城市輕越野,二者互補。而這也符合當前“方盒子”的分化趨勢,一如捷途和捷途縱橫,方程豹豹、鈦兩個系列,當然猛士在公司架構上進行的變化是不同的。
重構自主陣營 東風要干什么?
這已經不是東風第一次在自主陣營中進行改革了。2025年6月,東風汽車集團正式宣布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相比兩年前對奕派、納米、風神三大品牌的一體化運營,這次的奕派科技更像是一次“組織級”的重塑,是一家獨立、完整、從產品開發到銷售全鏈條自營的科技型公司。
東風奕派汽車科技公司總經理汪俊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我們的研產供銷服體系分散在不同公司,這種架構本身就會帶來信息傳遞的偏差和決策效率的低下。現在通過組織整合,我們實現了全價值鏈的閉環管理,這是一個質的飛躍”。算上嵐圖汽車的介紹上市,猛士的擴編,東風集團旗下自主乘用車品牌在年內均進行了調整。
東風要干什么?為何要干?所謂“改革不問前程,只問初心“,東風對自主品牌陣營調整的緣由或許能從行業趨勢以及其自身處境方面窺見一二。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在新能源轉型的推動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其中一個主要特點就是自主新能源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在新能源車市場快速增長拉動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增長。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69.5%,同比上升2.6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尚處于電動化轉型搖擺階段的合資品牌市場份額繼續下滑,與去年同期相比,除德系市場份額在12.8%外,其他國別車系市場份額均在10%以下。
在此背景下,如廣汽、上汽等過去以合資品牌為銷量支柱、利潤奶牛的大型汽車集團,均將希望放在了自主品牌上,廣汽的番禺行動,上汽的大乘用車板塊均在聚焦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東風自然也不例外,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聚焦東風集團來看,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也具有必要性。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東風集團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0.55億元,同比減少92%,去年上半年為6.84億元。針對業績變動的原因,東風集團曾表示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合資非豪華品牌市場持續下探,導致合資乘用車業務銷量和利潤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在自主事業領域的研發、品牌建設、渠道建設和市場營銷方面投入加大。
也就是說,東風有必要繼續提升自主品牌的競爭力,去換取更好的市場表現和業績。此次嵐圖在上市路上邁出關鍵一步,猛士開始擴編對東風集團的影響究竟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