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東風集團股份在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預掛牌,擬將持有的東本發動機50%股權全部轉讓,引發廣泛關注。
目前項目處于預掛牌階段,轉讓底價待定,掛牌起止日期為2025年8月18日至 2025年9月12日。
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成立于1998年,由東風汽車與本田對等持股,專為廣汽本田生產發動機及零部件。
1998年,廣州轎車項目通過“一個項目,兩家公司,三方合作”的合作模式,開啟整車及發動機項目。
也就是說,廣汽本田負責整車業務,東本發動機負責發動機總成及其零部件業務。兩家公司為合作配套關系。
東本發動機工廠緊鄰廣汽本田黃埔總部,27年來累計供應超百萬臺發動機,支撐了、等核心車型的國產化。
坊間猜測,廣本或將接盤這一發動機公司項目。不過,廣本本身也有自己的發動機工廠。
東風本田發動機廠曾是本田在華的核心資產,年產能高達77萬輛,巔峰時期為多款明星車型提供動力。
根據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東風本田發動機的總資產約有54億元,負債有32.7億元,資產負債率60.56%。
業績方面,東本發動機2024年營業收入約為95.66億元,凈利潤約為虧損2.28億元。
今年上半年,東本發動機營收約38億元,同比縮水6成,但凈利潤竟然扭虧為盈,約3.71億元。
實際上,東風本田發動機和東風本田汽車沒有關系,是兩家獨立的合資公司。
東風集團股份表示,通過此次股權出售,公司希望優化與調整自身的燃油車資產結構,同時這也有利于其加快新能源轉型。
東風集團股份曾披露盈利預警,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區間為人民幣 3000 萬— 7000 萬元,同比下降 90% — 95%。
近年來,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嚴重擠壓了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動搖了以燃油車為基本盤的合資品牌銷量。
目前,以本田、豐田、日產為首的日本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市場普遍遭遇困難。而本田的減產規模則是日系車企中最大的一家。
今年1~7月,本田在華銷量降至36萬輛,較2024年同期的46.85萬輛下滑23%,這也是本田在華連續5年銷量出現下跌。
本田在華主要的兩大合資伙伴東風集團、廣汽集團也是頻頻加碼自主新能源品牌建設。
本田在華兩大合資整車公司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已在2024年停產休業兩條燃油車生產線,并在廣州、武漢建起全新的電動車工廠。
今年上半年,本田在華已陸續推出燁品牌首發車型:廣本P7、東本S7,但兩款電動車未能給本田帶來增量。
再說幾句
掛牌轉讓的背后,是合資期限的倒計時壓迫。廣汽本田的合資協議將于2028年5月到期,而東風本田的合約延續至2043年。
此次資產轉移,實則是為廣本續約談判掃清障礙,通過賦予廣本獨立生產資質,換取中方對合資延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