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了許久的新能源最近不斷迎來利好!
3月10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將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的評級上調至“超配”,并設定目標價為210元人民幣。在報告中,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領先的電池制造商,受益于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和電池需求的攀升。
另外,據央視網今日報道,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采訪時談到了近期多家歐美車企削減或推遲電動化的話題,“歐美車企沒有回歸燃油車,也沒有停止(電動汽車),可能是因為不賺錢,所以往后延遲一陣。”
更為重要的是,市場更是傳出關于儲能的“小作文”。據北極星儲能網報道,近日,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偉達(NVDA.U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AI)的未來發展與狀和儲能緊密相連。而談及儲能,寧德時代自然是王中之王。
新能源估值修復之機
周日,寧德時代突然傳來重磅利好。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將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的評級上調至“超配”,并設定目標價為210元人民幣。而截至3月8日收盤,寧德時代僅報158元/股,也就是說這只股票離目標價還有30%以上的空間。
事實上,“寧王”的基本面表現要遠遠好過股價表現。2024年1月30日,寧德時代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歸母凈利潤425億元—4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31%— 48.07%;扣非凈利潤385億元—4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46%—47.09%。
主要原因是:國內外新能源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市場持續增長,“雙碳”目標下向清潔能源轉型趨勢明確。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力度,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2023年內,公司新技術、新產品陸續落地,海外市場拓展加速,客戶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產銷量較快增長的同時,也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彼時,東吳證券表示,寧德時代2023年—2025年歸母凈利潤預期達441億元、463億元、564億元,同比增長43%、5%、22%,對應16x、15x、13x,基于公司全球電池龍頭地位,給予2024年25x,目標價263元,維持“買入”評級。這一目標價比現價高出了66%。
事實上,上周五,光伏已經有了較大起色。當天,光伏ETF收盤大漲近4%,據Wind統計,當日中信太陽能指數收于9716點,日漲幅達4.8%,福萊特、海優新材等均超10%,龍頭陽光電源更是狂飆近9%。
據SMM、PV Infolink等調研,春節后復產復工,國內項目啟動帶動需求回暖,同時疊加印度推遲ALMM法案,存在搶裝利好,歐洲方面去庫接近尾聲,地面/戶用需求可觀,紅海事件持續性影響也催化了備貨需求。據PV infolink統計,3月產業鏈排產超預期,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排產環比增長4%、20%、32%、62%,部分企業翻倍。與此同時,有券商透露,電力消納也可能迎來重磅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那一波漲幅較好的有色股,近期亦有強勁表現。在美元殺跌的背景之下,新能源產業鏈上的各條線可能迎來了估值修復的預期。而鋰礦若能跟隨修復,寧德時代的機會大概率也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