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7-2024 微學堂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49689號-30
很多人說微信是QQ的替代品,呵呵,顯然不懂產品。
你想過嗎?
2011年之前,社交軟件中,QQ占據絕對主流!
沒人相信,一年之后,數以億計的QQ用戶,會倒向另外一款社交軟件。
2011年1月21日,
微信1.0橫空出世,竟然硬生生將QQ擠下神壇!
很多人都想知道,微信是怎么火起來的!
今天,我就試著來談一談,一家之言,如果有不足的,請你們補充!
最初的微信,不過是手機短信的替代品
傳統手機向智能手機過度之后,疊加4G網絡普及,1毛錢1條短信的時代,就被慢慢拋棄了。
在手機上安裝微信,就能利用網絡發送短信給對方,1毛錢都不用,追求實惠的人們,開始慢慢使用微信。
雖然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最初微信獲得用戶的一個原因,當然這遠遠不夠!
微信目標用戶,是社會中堅人群,而非青少年,跟QQ用戶屬性并不重疊
QQ的用戶主流,都集中在青少年群體,功能傾向娛樂化。廣大青壯年、老年群體,才是社會的主流。
微信初版更簡單,學習成本更低,功能簡單直白,迅速培養了當時主流人群(各行各業的青壯年人群,乃至老年人)的用戶習慣,他們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才最具影響力。
王炸功能“語音、查看附近人、搖一搖”,人性洞察是產品成功的關鍵
前面說微信1.0的發布,培養了用戶的習慣,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為關鍵的是,微信后來推出的一系列功能,例如語音/視頻通話,附近的人,搖一搖等等。
這些功能無一不是命中用戶的痛點,對人性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免費、便利、社交,團隊也深諳“少即是多”的產品原則,沒有著急打攪用戶。
通訊錄好友導入,用戶粘性持續擴大
社交軟件成功的核心,是用戶!更多的用戶,才能構建更大的價值,基于人際關系網絡,讓用戶徹底無法脫離產品!
現在,看社交軟件的通訊錄好友導入功能,沒有新意。
但是,當微信推出通訊錄好友導入的功能時,卻進一步將現實世界社交圈子,綁定到了微信上。
要知道,微信已經成功獲得不少中堅用戶,這部分用戶的社交價值極高,遠非青少年可比,通訊錄好友導入,快速增強了微信應用的社交價值。
微信紅包,借春節創造商業神話
2014年1月26日,微信紅包功能上線!要知道,當時距離春節,只有短短幾天時間!
干過產品的都知道,一個功能上線一定是經過縝密的思考、布局的,如果趕著上線,做出爆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如果某個功能,趕在春節前幾天上線,那肯定說明這個功能,極為重要,極為關鍵,而且早期一定做過大量通宵達旦的工作了。
果不其然,借助春節這個傳統節日的氛圍,迅速在用戶群體中引發了熱烈反響,成為人們在社交互動中傳遞祝福和情感的一種新方式。
不僅如此,極大地推動了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兩得!
正是上述核心功能發布后,才成功塑造了微信的社交價值,用戶離不開、放不下微信。
而此后的微信朋友圈、公眾號、游戲中心等功能,更無異于錦上添花,進一步放大了產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