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正式開啟‘交付模式’。”4月10日,大眾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今年的上海車展,大眾汽車將開啟在華史上規模最大的智能網聯汽車攻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范文清 攝
“2025年至2027年,我們將在中國推出超過20款純電動及混動車型。在本屆上海車展期間,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各品牌將有超過50款車型亮相,其中7款全球首發車型中,包括5款新一代智能網聯汽車。”貝瑞德透露。
據了解,在本屆上海車展,大眾汽車品牌將推出三款新一代智能網聯概念車型。其中,上汽大眾將帶來大眾汽車品牌的首款增程式SUV,一汽-大眾將帶來大眾汽車品牌首款基于CMP平臺的A級純電轎車,大眾安徽則將推出首款純電全尺寸SUV。
此外,奧迪也將帶來兩款全球首發車型:全新AUDI品牌的首款量產車型和奧迪品牌基于PPE平臺打造的全新純電動車型。這兩款車型都將搭載L2++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我們的合資企業酷睿程研發的新一代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實現L2+功能,接下來快速實現L2++解決方案,同時也為L3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開發鋪平道路。”貝瑞德表示,大眾汽車集團正以中國速度加速邁向智能網聯出行的未來。
“智駕競爭不拼參數,要比擬人化體驗”
在貝瑞德看來,今年的上海車展將是大眾“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首批成果的集中亮相,也是大眾的產品矩陣將實現史上最大規模的轉型。
2022年中,貝瑞德來到中國就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之時,正是大眾在中國市場經歷電動化浪潮沖擊之時。面對挑戰,貝瑞德帶領團隊深入探討、尋找在中國的全新發展道路,并隨后制定了全新的發展戰略,其核心就是要使產品和技術快速適配中國市場的需求。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近年來,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重點都轉向了電動智能化領域,比如其在合肥成立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就完全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的開發,不涉及燃油車項目。
同時,大眾也在積極與中國相關公司在電動智能領域展開合作,比如與地平線合作開發ADAS系統,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CEA電子電氣架構等,以此深度融入中國本地創新生態,優化成本,以“中國速度”縮短產品上市周期。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在本屆上海車展,大眾將正式開啟全新產品的“交付模式”,同時也將展現包括整車平臺、架構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在內的全新技術方案。
而當下中國市場的智能化競爭也日趨激烈,各大車企都在相繼發布智能化戰略,以搶占市場份額。面對新的挑戰,貝瑞德表示,大眾汽車的ADAS系統技術水平與性能表現,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智駕系統實現擬人化的駕駛表現,這將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貝瑞德表示,在價格競爭力方面,大眾將持續監測整車及ADAS系統的市場價格走勢,以保持成本結構的市場競爭力,并適應當前行業趨勢,但具體定價策略將在未來適時公布。
“我們的目標是躋身ADAS領域的第一梯隊。”貝瑞德透露,其技術團隊正全力推進ADAS技術的研發,并將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為首要目標。今年年底起,該系統將從部門產品開始,陸續搭載至大眾汽車品牌所有車型。他相信到明年,無論是面對造車新勢力、新興車企還是傳統本土車企,大眾汽車集團都能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實力。
盈利是首要目標
盡管大眾已在優化產品的開發流程,緊跟“中國速度”,但當下大眾在中國市場依然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
4月9日,大眾汽車集團公布了其今年1月~3月的交付情況。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大眾汽車全球交付量為213萬輛,同比增長1.4%,但中國市場銷量卻同比下滑了7.1%,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在華交付量同比下降了37%。
對此,貝瑞德表示,在中國,大眾要迎頭趕上,其正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我們未來的挑戰是將業務重心由燃油車轉向新能源車的過程中,依然保持盈利能力。因此,我們正在全面調整成本結構,以適應當前的價格水平。”
大眾汽車集團2024年度的財報數據顯示,其在中國的兩家合資車企對大眾的利潤貢獻有所下降,大眾汽車集團從中獲得的投資收益為17億歐元,同比下滑了33%。貝瑞德認為,這主要源于中國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目前,由超過100個品牌希望能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盡管如此,相較行業水平,我們實現了5%~7%的銷售回報率,而大多數車企只能維持盈虧平衡,有的甚至還在虧損。”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2025年,貝瑞德希望大眾在中國的燃油車領域,能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這一業務能為大眾帶來豐厚的盈利,從而為智能網聯汽車新的技術開發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對我們而言,盈利是首要目標,因為這關系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意味著我們不會以犧牲盈利為代價,去爭奪最后幾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這也是我們與合資伙伴達成的共識。”貝瑞德說。
根據大眾中國的“2030目標”,其預計到203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總規模將達到約2800萬輛,而大眾要保持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的外資車企地位,力爭實現15%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大眾2030年在華年銷量要達到350萬輛至400萬輛。
“我們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將占據80%的市場份額。在燃油車領域,我們以22%的市場份額占據領先地位;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正加速發展,以確保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銷售結構與市場總體情況相匹配。”貝瑞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