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月份的來臨,2024年新能源車企首月銷量也已經公布。據《CAR路里》梳理統計之后發現,有近10家新能源車企陸續公布銷量,包括理想、問界、極氪、蔚來、小鵬、零跑、哪吒、嵐圖等。其中,問界超理想首奪新勢力銷冠;小鵬未能破萬,再次掉隊。下面,《CAR路里》帶大家具體看看。
理想
1月銷量:31165輛
作為新勢力第一梯隊的排頭兵,理想汽車在過去的2023年賺得盆滿缽滿。2024年首月,理想交付新車31165輛,同比增長105.8%,單月銷量穩定在3萬輛以上,平均單車銷量破萬。數據顯示,自交付以來,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達到664529輛,在一眾新勢力中遙遙領先。
此前理想汽車也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2024年將挑戰年交付80萬輛,實現中國市場豪華汽車品牌銷量第一。雖說目標聽起來有點過于“理想”,但是從產品規劃來看,2024年將是理想汽車史無前例的產品大年,會有4款增程車型和4款純電車型,在8款新車的攻勢之下說不定目標還真能完成。
問界
1月銷量:32973輛
都在說問界和理想之間有一場較量,沒想到2024年首月問界銷量直接反超理想,首次成為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月銷量冠軍。數據顯示,問界1月交付新車32973輛,環比增長34.76%,其中24天單日交付破千,讓理想倍感壓力。
其中,問界新M7交付再創新高,單月交付31253輛新車,首次實現單月交付突破30000輛。自2023年9月上市以來,問界新M7目前累計大定已超14萬輛,實現銷量、訂單雙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自1月31日起,問界M5和新M7智駕版開始陸續進行高階包OTA版本的升級,可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城區NCA高階智能駕駛,大家不妨期待一下。
極氪
1月銷量:12537輛
作為吉利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極氪的近年來的表現也是尤為值得肯定。數據顯示,1月,極氪共交付12537輛,同比大增302%。其中,新車型極氪007上市即交付,帶動品牌勢能大漲,實現新年開門紅。
據官方透露,極氪007截止1月17號大定訂單已經1萬大幾,本月底將會超過2.5萬,產能原因,本月交付5000-6000左右。根據規劃,極氪2024年銷售目標就是23萬,成為20萬以上中國純電品牌銷量第一名。目前,銷量比較接近的就是蔚來、小鵬,結合首月銷量來看,極氪要想完成超越還是可能性比較大。
小鵬
1月銷量:8250輛
本以為小鵬G6的到來,讓小鵬得以“起死回生”,沒想到只是曇花一現。數據顯示,小鵬1月份交付8250輛,同比增長58%,很遺憾未能破萬。雖然官方并沒有公布各車型的具體銷量,但是從海報來看,小鵬X9 首月交付達2478輛,相當于旗下的G6、P7等車型表現并不如意。對于小鵬來說,2024年將是又一大考驗。
蔚來
1月銷量:10055輛
相比之小鵬,蔚來還算是穩住了。數據顯示,1月蔚來交付新車10055輛,同比增長18.2%。截至目前,蔚來已累計交付新車459649輛。對于蔚來而言,或許再次沖高難度有點大,再加上全新“中低端品牌”遲遲未落地,只能爭取穩住基本盤了。
哪吒
1月銷量:10032輛
相比之以往動輒近月銷近2萬輛的銷量,哪吒汽車如今的表現雖然不如以往,但是依然處于新勢力第一梯隊。數據顯示,哪吒汽車公布1月全系交付10032輛,其中海外銷量2821輛,截至2024年1月底,哪吒汽車累計交付近40萬輛。
事實上,在無限內卷的新能源車市場,對于哪吒汽車來說生存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擺在前面有兩條出路:一是加速出海,拓展新的市場;二是不斷推新,提升品牌調性。據了解,定位于中大型SUV的哪吒L即將迎來上市,并首搭寧德時代長壽命L系列電池,期待新車能給哪吒帶來新的增長點。
零跑
1月銷量:12277輛
和哪吒一樣,零跑也是主打中低端消費者人群,兩者曾經都有輝煌過,但是面對著新能源高端化的趨勢,如今的市場表現更趨于平穩。數據顯示,1月零跑交付新車12277輛,其中零跑C10預訂超23500輛。
目前,零跑C10已經開啟預售,預售價為15.18-18.58萬元,搭載了零跑LEAP3.0行業首創的多項技術,同時還配有激光雷達硬件。單從產品實力來看,有望成為零跑品牌新的增長點。
嵐圖
1月銷量:1月交付7041輛
作為東風汽車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最近的增長勢頭正盛。數據顯示,1月嵐圖共計交付新車7041輛,同比增長355%。去年12月,嵐圖實現了銷量破萬臺。去年下半年,嵐圖銷量持續看漲,6月銷量還僅3007輛,到12月銷量已增長至10017輛,完成了“一級跳”。
目前,嵐圖旗下有三款車型在售,分別是追光、FREE、夢想家,在推出新款車型之后,價格也迎來了下調。很顯然,價格的下調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助力嵐圖銷量的迅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東風嵐圖與華為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了華為BUFF的加持,對于嵐圖來說也算是如虎添翼。
寫在最后
透過1月新能源車企銷量表現來看,其實可以發現幾個明顯的特點:其一,新能源車企之間的銷量差距越來越大,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其二,有著傳統車企背景加持的新能源車企嶄露鋒芒,并呈現超越之勢;其三,新能源品牌逐步高端化,低端新能源車市場越發緊縮。
可以預知的是,2024年是新能源爆發的一年,同時也會是競爭最殘酷的一年。淘汰賽已經加速,誰留下來?誰退出?交給市場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