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巨頭們,陸續押注印度市場,而原本就在印度市場混得風生水起的上汽名爵,忽然遭遇了不知名的“襲擊”。銷量下滑之下,今年以來,無論是于網上還是于市場,名爵都不太好過。
下滑的銷量
2023年,上汽海外市場表現出色,其中,名爵全球銷量超過84萬輛,并占上汽出口總量的近7成,繼續蟬聯中國汽車單一品牌出口冠軍。

受到新能源的沖擊,近年來名爵在國內的表現雖然不太亮眼,但不妨礙在海外吃飽,尤其在“老家”歐洲,依舊屬于一個暢銷的汽車品牌。

不過,前段時間忽然爆紅的“名爵印度”,于2023年累計銷量達到6.2萬輛,超過原設計的5.6萬輛年產能,今年以來卻緊急剎車,一季度累計銷量1.09萬輛,同比暴跌32.15%,4月繼續往低處走,使得1-4月累計銷量只有1.56萬輛,同比下滑27.07%。

值得注意的是,名爵在印度的市場地位不低,特別是新能源車方面,上汽在國內可謂是奮力轉型又苦苦支撐,卻是在印度市場上,名爵坐穩著電動汽車品牌第二把交椅,僅次于本土品牌塔塔汽車。
比較有意思的是,改頭換面,上汽在印度玩得甚是爐火純青,當地所銷售的車型名爵Hector,實為寶駿530換標,倒是成為了名爵品牌在印度市場中,銷量最高的車型。
外患加劇,上汽陡增負擔
今年3月份,印度最大的鋼鐵生產商JSW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和上汽集團成立合資企業,主要在印度生產和銷售名爵電動車。據悉,該合資公司由JSW集團持股35%,同時金融機構、汽車經銷商和員工也擁有部分股權,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印方總持股比例達到51%,而上汽為49%。

因為此,上汽一度受到輿論的沖擊,但隨后上汽聲明:絕對控制權,還在自己的手里。
單看資金方面,2017年上汽全資設立名爵印度分公司之時,實繳292億盧比,而到了現在,JSW購買名爵印度分公司26%股權支付了265億盧比,再加上JSW、經銷商等共同注資256億盧比,上汽賺的,并不少。

事實上,拋開其他不講,這些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可謂如日中天,勢頭正勁,加速擴張海外市場已是迫在眉睫,上汽與JSW“分錢”,看似是迫不得已,實則也是一種開拓市場的方法,畢竟印度市場這塊大蛋糕,有著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加碼投資后,將來其競爭與分食,必然也是激烈的。

不過,名爵印度今年以來的銷量下滑的事實,擺在面前,于上汽而言,本就在國內苦苦支撐,這下的壓力,瞬間陡增不少。
最后
與JSW分錢,有利于加速開拓市場,但在輿論的風波平息前后,名爵印度發展的勢頭不再如往年,今年已過去的4個月里面,每個月都出現銷量下滑的情況,并不是一個好的預兆。